【消費電子實驗室-2021/3/22】2021年,我們正式進入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新十年。2010年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元年發生了什么?那一年,谷歌退出中國百度受益,淘寶替代B2B成為阿里新的增長點,QQ同時在線用戶超過1億人,微信正孕育在襁褓等待快速成長,一次只能發140個文字的微博成為現象級產品;那一年,B站、知乎、美團、愛奇藝相繼誕生......涵蓋了支付、電商、視頻/圖文內容社區全方位支撐著我們的移動數字生活。
華為MATE40PRO
在移動互聯網風起云涌的十年里,作為這些APP載體的智能手機,也在劇變的黃金十年里沉淀了動人心弦的故事。“中華酷聯”,“金華OV”,“華米OV”這些標簽在不同的時期成為了十年手機圈巨浪沉浮、驚濤拍岸的刻痕。
而今邁步從頭越,智能手機行業在新十年的起點上,又顯露出新的發展脈絡,此刻各家沖擊和占領高端市場的野望比任何時候都要來得強烈。
年初高通接連推出驍龍888+驍龍870的雙八系旗艦芯片,天璣緊跟著打出1200+ 1100的組合拳,供應鏈端對旗艦芯片的產品線細分的程度比往年更甚,這給手機品牌在劃分自己高端產品線的時候也能規避掉一些尷尬。
產品線跨度越來越大的“中杯、大杯、超大杯”配置已經成為手機行業標配,超大杯的設置和突出也讓廠商在沖擊高端市場時沒有后顧之憂。
小米10明確表示沖擊高端,雷軍說:“做大家理解的高端手機,就是賣得貴,小米產品只有在貴的價格立住了,才能得到認可”。雷軍認為要讓大家不再刻板地認為小米只做“中低端”,就只有提高價格。
但是,這一年多市場的反饋看來,大多數人提到小米依然難和高端聯系起來。即便是在2021年華為因為受到不可抗力因素而不得已“出讓”大片高端市場這樣利好的環境下,小米高端進擊之路也沒有翻出多大的浪花。
品牌高端化的認知塑造,不僅要多年持續的馬拉松式的投入,還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等待。
耳熟能詳的愛馬仕、LV等品牌能成為高端的代表,是他們品牌形象到產品本身的每一個細節都給用戶品質感。只有產品體驗、品牌形象等各個方面都做好了,才能為品牌沉淀出更深厚的、可持續的特質與能量,真正進入高端陣營。
在高端市場占領用戶心智沒有速勝的秘訣。智能手機經過十多年的沉潛,早期的旗幟標桿蘋果依然占據行業利潤空間的大頭,三星雖然中國市場式微,但全球視野里依然是高端表率。
在中國市場,以華為為代表的部分品牌打開了一條低端到高端的上升通道。Counterpoint調研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高端市場蘋果份額57%,華為、三星分列二三名,緊接著是OPPO和小米。同樣是來自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OPPO超越華為,拿下國內手機銷冠。
相比國產手機們的積極進取,蘋果則更積極嘗試用更豐富的產品線和價格段來覆蓋更多的用戶。多股力量交織下,手機市場的主導力量正在發生微妙變化,全新的HAOS格局呼之欲出。
HAOS顧名思義,是華為、蘋果、OPPO、三星,這幾家目前成為行業中堅力量,正逐步走到舞臺中央。而這些暫時進入了金字塔尖的品牌,實現高端化的通路截然不同。被當做手機圈的愛馬仕的蘋果走上高端的神壇,靠的是完整的體驗,它從不強調某一方面的優勢,但在封閉的IOS系統里,軟硬件得以最大限度地協同作業,發揮出最佳性能,打造出了完整的生態圈,這目前是獨一份。
華為能把一部折疊手機賣出溢價幾千,還一機難求,其稱霸高端市場的核心資本是技術前置。華為在通訊領域十幾年的厚積薄發,麒麟芯片等在核心通信硬件上的自主技術創新,讓華為技術型男的形象深入人心。
三星是唯一的全產業鏈玩家,屏幕、ROM、RAM、攝像頭、電源等手機核心配件它都有涉及,還有最好的半導體生產線和先進的制程生產能力,甚至還為蘋果和高通代工CPU,特殊的地位就決定了有底氣把最頂級的元器件用到自己的品牌上,每一代三星旗艦機都可以代表著當年Android機器的最高規格硬件水準,可以說贏在了起跑線上。因此,硬件前置讓三星得以在高端市場穩居一席。
相較于前幾個氣質鮮明的品牌,OPPO在高端機建設上可以用一個“巧”字來概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OPPO抓住了一大部分消費者對于色彩的需求,建立了色彩美學認知。多年來OPPO在影像、色彩技術做了大量的工作,最新推出的Find X3系列獨辟“色彩”賽道,聚焦安卓系統短板與用戶痛點,讓那些對色彩認知敏感的消費者感受到了尊重,美學科技成為OPPO高端化的核心產品力。
2021手機圈重新洗牌 ,新十年的大幕已經開啟,未來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