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平板電視市場創新、變革不斷,彩電企業紛紛涌現“概念牌”,使得消費者對電視機的認知再次變得不同。2011年底,“云”電視則成為多家國內電視品牌促銷最新名片,姓“云”之后,價格也跟著上浮。這場概念戰中“云”電視是到底是噱頭還是趨勢?2012年,3D電視、智能電視已占據賣場絕對份額,“云”去不留痕,還有什么概念命名能讓國產企業在新春伊始博得滿堂彩?在應用為王的電視時代,在競爭如潮的電視市場,面對外資品牌紛紛打出的技術牌,國產企業又該怎樣尋找差異化競爭去應對? 概念化 彩電企業紛紛博上位 隨著康佳、TCL、海信、長虹、創維國內五大彩電廠商去年頻頻發布智能電視新品后,一場被命名為“云”智能電視大戰已經打響。與國內品牌打“云”電視不同的是,國際電視品牌則主打持續了一年多的“SMART”智能電視,LG、三星、夏普等國際品牌均尚未涉及“云”概念。不過,無論各廠商宣傳的云電視功能有多么的強大,描述的未來“云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在華麗的辭藻和美好的“云未來”背后,“云電視”的本質還是智能電視,是實現電視智能化的技術手段之一。在全球彩電市場集體疲軟的狀態下,云電視是否值得彩電廠家集體“押寶”?云電視確實是發展趨勢,但在前景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中國彩電廠商不約而同地在短時間內奔赴云戰場,現在向消費者推廣還為時過早,當下彩電業仍以智能電視為未來發展主流。 玩電視,講究的是人機互動,而不再是以前電視臺播什么我們看什么的被動接收狀態。這自然要依賴互聯網,這一點只要在有網絡端口的電視機上接上網線就可以實現。事實上,現在各電視廠家已經在推“玩電視”的概念。走進家電賣場的彩電專區,能看到諸多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云電視,其中智能電視、云電視等都是在互聯網電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真競爭 彩電企業尋發展之路 目前,國內幾大企業彩電企業開始走技術聯盟路線,如TCL、長虹、海信結成技術多媒體聯盟,創維提出云電視的六大定義,康佳發布智能電視新戰略的六大方向。國內廠商在價格和營銷策略方面占優勢,而外資品牌在用戶操作體驗上領先。如果說谷歌電視是智能電視崛起的導火索,那么真正掀起彩電業智能風暴的卻是中國彩電企業。2011年,國內彩電企業都將研發重點轉向智能電視和云電視,創維、康佳、海信、長虹、TCL等國內彩電品牌市場份額占比將近9成。中國彩電企業不遺余力地推廣智能電視的確使國內品牌搶占了先機。 雖然外資品牌在智能電視和云電視的推廣上慢了一拍,但是國內彩電廠商意識超前并不代表可以一直占據優勢地位。未來隨著三星、LG、索尼、蘋果等廠商陸續推出智能電視,對國內電視機廠商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表示:“2012年,消費需求將回歸彩電的本質特性畫質和聲音效果。”畫面清晰度、色彩以及聲音效果作為平板彩電最基本的特質,將主導彩電產品競爭。 創新路 加速產業鏈健康發展 盡管近年來我國3D產業發展迅速,但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卻始終沒能很好的融合起來,這成為制約3D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在這個“鏈條時代”,合則強、強則先,中國3D產業若要“獨立潮頭”,首先要做的便是打通產業鏈條。盡管國內已經有多家企業積極投入到3D技術和產品研發中,但是目前我國3D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3D產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也是一個多技術融合的產業,需要與傳統產業相融合,才能夠體現出價值。對于彩電企業而言,必須清晰看到3D電視未來發展前景,積極、穩妥地予以產業布局。有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中3D電視的滲透率已達到21%。在3D頻道的催化作用下,相信3D產業在2012年的發展畢竟會呈現一番繁榮的景象,成長成“鏈條協同”、“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而智能電視市場快速增長,帶動了產業鏈各環節參與主體的擴大。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發展,為智能電視技術和服務升級提供了契機;另一方面,智能電視可以承載豐富的內容,無論是應用程序還是廣告都可以通過電視呈現給消費者。 智能電視的出現,使整個產業鏈發生了變化,各個企業都試圖向相關領域進行擴展。 |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