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實驗室-2014/5/13】10日,京東向美國SEC提交了招股預案書,以京東IPO最高定價和最高發行存托憑證量計算的話,京東上市后市值很可能超過240億美元,按這一估值,京東市值=2個蘇寧+3個國美。 而就在2012年兩會期間,張近東還將蘇寧與京東的競爭比作大人和小孩,如今“大人”和“小孩”一夜換位,令人唏噓不已。只是,京東目前還處于虧損狀態,如何能有如此高估值? 家電及3C的“天貓” 京東2013年收入693億元,雖離蘇寧的千億還有300億的差距,但以京東的增長態勢,規模超過蘇寧只是時間問題,京東憑借其全面的信息系統和物流配送系統奠定了其家電及3C的B2C霸主新地位。用過京東購買的用戶,應該對其前端體驗和配送深有體會。 前端IT可以用錢砸,但物流和配送體系卻無法短期打造,一是高資金門檻,二是物流管理及人員培訓的時間成本要比較長,經過數年的打造,如今京東后端成本效率具備一定競爭優勢,劉強東先人一步的布局無疑體現了其戰略眼光。 京東后端物流配送高效率體現在其低費用率上,從公開報表上看,京東2013年綜合費用率為10%,其中倉儲物流費用僅為收入6%,而國內的商超即便在15%—20%。按劉強東的話來說,物流成本是唯一可以變的和可以降的,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健康度,而降員工工資將會造成積極性。當然,劉強東說這話有底氣。蘇寧前端的用戶體驗還在優化,后端的配送依靠聯營企業,后端成本效率和前臺體驗或許成為蘇寧和京東最大的分水嶺。 但重點是,蘇寧的金融、物流、保險等業務的規劃也是基于蘇寧龐大的銷售及產業鏈上,如果蘇寧的家電及3C產品不斷被吞噬,那么其大戰略將會受到嚴重影響,而京東無論實在零售還是在金融布局上,其優勢將得以擴大。 從零售金融到互聯網金融 在今年與柳傳志、李彥宏、雷軍等一場對話中,劉強東層提到,沃爾瑪凈利潤45%是來自現金流再投資的收益,而京東的預計十年后70%的凈利潤將來自于金融業務。 從近5年的財報可以看出,沃爾瑪每年170億美元的利潤可以創造240億美元的經營凈現金流,這強大現金流并不是來對供應商的占款,而是每年費用中有龐大的無需耗用資金的折舊和攤銷。而沃爾瑪強大的現金流繼續支撐著每年100多億美元的資本性支出,以覆蓋每年龐大的折舊、攤銷以及高分紅政策。 京東即便在連續虧損的情況下,其經營凈現金流表現可圈可點,此外,僅是在2013年,京東凈利息收入就高達3.3億元。隨著京東規模擴大和話語權增大后,其經營現金流還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 但劉強東的現金再投資的概念卻不僅僅是擴大零售業務,這是因為京東的布局不是類似于沃爾瑪,而是建立涉及基金、保險、資管、貸款等多個平臺,但就目前階段來說,京東還是以零售為主,金融只是為零售提供服務的一個平臺。單純的京京互聯網金融是無任何優勢,但建立在龐大的零售規模上的京東金融就是不一樣的金融生態體系,從零售業的金融到互聯網金融才是劉強東想要的大金融。 京東大數據的“亞馬遜”猜想 和傳統零售渠道不同,互聯網零售“真正賺到錢要靠技術“。除了物流系統,財務體統,全面的信息系統也是京東最核心的”三角“之一。因為京東自建配送系統,所以與亞馬遜不同的是,京東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將貨送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這也是京東物流成本低的原因,當然是離不開其全面的信息系統。 當然,京東要到達亞馬遜的云計算服務是有點扯了,但憑借其物流和配送系統,在京東的B2C大平臺建立起來后,其來自增值服務及倉儲和物流的收入應不菲。2013年,來自增值服務(如廣告)及物流等收入就達到了23億元。如果按京東2013年數據、即平均每單快遞8元,倉儲4元計算,未來京東物流及倉儲收入非常可觀,其比例應該高于亞馬遜相應的比例。 京東的戰略規劃 時到今日,京東額戰略非常清楚,第一階段,憑借價格壓制蘇寧國美,如今蘇寧被拖入虧損境地,國美最后放棄與京東正面競爭;第二階段,京東低費用率補貼低價(低毛利率),繼續放大價格優勢,一舉超越蘇寧,從而建立龐大的用戶群和產業鏈話語權,而此時,京東的大金融戰略已近日益豐滿。第三階段,京東未來依舊低價策略,但來自非零售,包括增值服務、金融、物流、配送最終成利潤主力。 京東在“顛覆”蘇寧國美時,其估值更具顛覆性。在IPO前的上一輪融資估值時京東僅為80億美元,牽手騰訊后,京東自我估值翻了一倍,如今又在原基礎上漲了一倍,如此短的時間,京東估值就達到開始的3倍,看來,互聯網的估值到底是多少,取決于當事人的”膽量“了! |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