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實驗室-2013/12/2】回首2013,電視行業注定風起云涌,商場之中各家產品想著辦法吸引消費者眼球,正可謂是血雨腥風之時,業內同時傳來消息:互聯網企業開始關注智能電視了。 傳統企業怎么看,以前井水不犯河水,現在憑你一句話就要分走我半壁江山?比起硬件、渠道來說,互聯網企業想加入客廳爭奪戰的問題比比皆是。然而傳統企業大佬的表現一如既往低調、平和,并且充分表示了對于新勢力的歡迎。 以樂視為首,后來的愛奇藝、小米之輩,合起伙來給傳統企業來了一拳,雖說不上重,但這回大哥們真真的開始重視互聯網企業帶來的沖擊。 樂視X60和S40自發布之后,紛紛斬獲各寸電視銷量第一,創維酷開打破吉尼斯紀錄并創造天貓銷量之最,最起碼從數據上看消費者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了。在全新的產品概念和價格的支撐下,互聯網電視得到火速發展。 目前互聯網電視制造主流模式有兩種,一是互聯網企業單打獨斗,自己完成硬件、渠道等內容,二是IT企業與傳統企業強強聯手,通過互聯網基因植入完成制作過程。 互聯網電視的難言之隱 編輯認為,互聯網企業進行電視制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缺乏核心級產品;品質無法保證;銷售渠道有限。 先談產品定義,網絡電視這個概念存在已久,業內并無相關的準則或尺度來對其進行衡量,如果說這一回互聯網電視火的突然,編輯認為其中一點就是概念炒作,消費者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就看中了功能最多,有“內涵”的電視。 電視更換周期長,技術更新快,消費者對于電視的需求仍停留在最根本上,我認為消費者在當下的需求主要是功能齊全和廉價,互聯網企業可謂是“價格屠夫”,低價直接面對的問題是產品質量無法保證。 線下產品覆蓋和服務非常有限,樂視主動與國美合作,愛奇藝TV+尋求京東。小米作為反例:除了北京地區的售后和送貨,其他地方根本無法實現,渠道問題不解決互聯網電視始終不能發展。 互聯網做線下渠道 優勢何在? 據悉,樂視明年有可能建立完整的線下用戶體驗渠道,通過互動體驗增強用戶對于產品的歸屬感和認可程度。小米已經開展了線下體驗店,不過只是單純的提供用戶體驗和周邊產品。編輯認為樂視要做的并不只是提供用戶體驗,雖然要做線下鋪貨的話問題很多,企業發出這樣的聲音則更像是要實現“O2O模式”的前兆。企業如果真的要做線下,又有哪些優勢呢?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說,互聯網電視市場需求火爆,通過線下渠道銷售的話勢必會帶來巨大利益,提高自家產品的競爭力度;同時相比傳統企業,與生俱來的互聯網基因使其拓展線下市場時在推廣和渠道方面并不存在太大問題,能夠輕易的聚合消費者。從用戶角度出發,提升用戶對于產品的了解,體現出了互聯網企業的互動、高效、實用的特點;線下渠道拓展同時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擴張互聯網電視影響。 實現O2O可能面臨困難 互聯網電視畢竟有不及傳統企業廠商具備雄厚的實力,需要實現體驗店的建設和大面積鋪貨存在問題,比如產品庫存、體驗店覆蓋范圍等。最終能夠聚合用戶體驗被限制。 |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