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實驗室-2013/11/27】 近日,一份“家電輻射排行榜”在網絡上悄然傳播開來,其中我們常用的微波爐、電冰箱、電吹風等家用電器“榜上有名”。實際上,我們日常使用的家用電器產生的是電磁輻射不同與對人體產生危害的電離輻射,只要消費者購買的是符合國標的正規產品,“談輻射色變”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我們日常使用的家用電器產生的是電磁輻射,而電磁輻射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普通的輻射種類,記者查閱資料后得知,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273.14℃),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稱為輻射,也就是說,“曬太陽”從某種角度上講,也是吸收輻射的過程,所以“談輻射色變”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電離輻射則是另一種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輻射,電離輻射具有足夠高的單粒子能量可以將原子或分子電離化,主要包括α、β、γ及X射線。這類輻射在足夠的強度下可以對生物體造成嚴重的傷害。生物體的各種生命活動都依賴于原子或分子層面的穩定,而電離輻射所具有的高能量的單粒子可以破壞生物分子的化學鍵,從而使分子的性質改變,嚴重時可以造成基因變異或者致癌。所以日常醫用的放射科都有“工作中不可進入”的規定,而家電類產品則屬于電磁輻射,不會產生網上所謂“致癌”的情況。 其實,在家電輻射被“炒熱”之前,關于手機輻射甚至是WIFI信號致癌的說法,就已傳的沸沸揚揚,相關專家早已指出,合格的手機產品的輻射屬于正常范圍,不進行超長時間通話、包括隨身攜帶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上個月,法國國家衛生安全署設立的由16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查閱2009年以來300多項科學研究報告,就“無線電頻率與健康”撰寫相關評估報告。按這一法國權威機構的說法,“無法證明”這些產品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有“影響”。 我國對于電磁輻射有著明確的規定,《電磁輻射防護規定》中規定40μW/cm2以下即為合格,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另外公眾照射導出限值是12v/m。日前,有媒體聯合權威部門測試了所謂《輻射排行榜》中輻射量較大的微波爐,在離微波爐0.5米,測得數據為5~10v/m之間,低于國家標準的12v/m,而空調、冰箱等產品的測試數值則更低,接近于無輻射。所以,我們在使用家用電器中完全不用擔心電磁輻射的問題。 |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