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社在线观看/a欧美在线/久久久福利影院/欧亚久久日韩av久久综合 - 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歡迎光臨消費電子實驗室!  

登錄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中國的資產泡沫(存量)率為22.3%

2013-6-14 18:17| 發布者: CNCELAB| 查看: 2541| 評論: 0|原作者: 郝一生|來自: 郝一生博客

摘要: 至少在2013年的現階段,中國的經濟泡沫還遠沒有達到那種“接近崩潰”“非常危險”的程度。防止經濟泡沫繼續膨脹到崩潰的邊緣,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面臨的重大現實課題。
      隨著經濟發展和國力的增強,一個國家的剩余資本會增加,于是投機資本也會相應增大;同時,隨著固定資產的老化,折舊在總投資中的比重會不斷增大。固定資產的規模越大折舊率越高,折舊的總體規模也會越來越大。于是,如果總投資出現萎縮或“被萎縮”,則這個國家的凈投資就會以更快的速度減少,如同1993年以后的日本和2001年以后的美國。

  日本在1978年至1981年、1985年至1987年和1989年至1990年間,出現過三次較大的資產泡沫膨脹,使得當時整個日本的房地產價格提高了近2倍。同期,不僅是房地產和其他不動產,包括古董、字畫、文物、珠寶等的價格都在上漲。經濟泡沫崩潰后的1991年至2005年,日本的資產泡沫有一個長達近15年的泡沫萎縮期,此間資產泡沫大約萎縮了1528.1萬億日元(約合13.9萬億美元)。

  經濟泡沫存量,與一個國家的投機資本總量等值。就是說,經濟泡沫存量相當于同期“投機資本”的總體規模;一個國家的資產泡沫有多大,投機資本就有多大。投機資本增加的每一分錢,都是實體經濟的等量失血。因此,可以說資產泡沫的膨脹規模,也是實體經濟投資的萎縮規模。

  日本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資產泡沫不斷膨脹。1979年前后,房地產泡沫出現第一個高潮,資產泡沫增量約300億日元。1985年以后的資產泡沫的第二次高潮,來得更為猛烈,1985年至1989年日本資產泡沫增量1200億日元,是70年代末期資產泡沫增量的4倍。日本銀行業對房地產業的貸款余額由1985年的約17萬億日元,增加到1991年的約43萬億日元,增加了1.5倍。由此,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六大城市經濟圈的商業用地價格指數1985年比1980年上升了53%,1990年比1980年上升了525%;同期日本全國土地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倍以上。

  日本經濟泡沫崩潰的起點,是日本股市在1989年12月31日達到頂點后的崩盤,股市暴跌使整個日本社會對不動產價格繼續上漲的信心發生了動搖,房地產價格也隨之從1990年開始下跌。不僅是房地產和其他不動產,幾乎所有投機資本爭相進入后價格上漲的領域,跌價大潮吞沒了幾乎過去幾十年中所有的“暴利”。股市和不動產價格的大跌所造成的資產貶值,使日本國內和全世界曾經在對日投資中獲利匪淺的外國投資者,徹底失去了信心,國際投機資本紛紛逃離日本,日本的國內資本也加速了向海外的投資和轉移,這就帶來了此后日本國內投資“持續20年”的萎靡和“產業空洞化”。

  人均泡沫承受力與經濟實力呈正比,即經濟實力越強,社會對經濟泡沫壓力的承受力越大。按照目前中國GDP約50.5萬億元、人口13.5億、2013年中國的城鎮人口5億、城鎮比全國人均GDP高30%、中國城鎮人均GDP約4.8萬元(7700美元/人)、經濟泡沫存量145.6萬億元計算,中國的城鎮人均經濟泡沫存量約29萬元/城鎮/人(約合4.6萬美元/城鎮/人),相當于1989年經濟泡沫崩潰時日本人均泡沫規模的40%。

  因此,如果通過經濟泡沫承受力(人均泡沫存量與人均GDP比值)進行比較,日本1989年的人均經濟泡沫存量1541萬日元/人(約合11.4萬美元/人),為當時日本人均GDP 24568美元的4.6倍。也就是日本人均泡沫承受力的臨界極限,約為人均GDP的4.5倍-5倍。

  如果以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時的臨界點為基準(經濟泡沫崩潰的臨界系數4.5倍-5倍)來衡量,中國的人均經濟泡沫壓力29萬元/城鎮/人,已經是中國城鎮人均GDP 4.7萬元的6.2倍,大大超過日本經濟泡沫崩潰時經濟泡沫為人均GDP 4.5倍-5倍的臨界質量。所以,也可以說目前中國的城鎮人口所承受的經濟泡沫壓力已經相當沉重,在此壓力下,即便中國的資產泡沫出現崩潰(資產價格的暴跌)也不足為奇。

  美國1989年至2008年的資產泡沫存量約23.2萬億美元,2008年的資產泡沫(存量)率為46.8%。2008年金融風暴前美國的人均泡沫壓力80427美元,為2008年美國人均GDP 49893美元的1.61倍。

  美國1929年大蕭條前(1922年至1929年),資產泡沫存量2199億美元,當時的人均經濟泡沫存量1787美元,是1929年美國人均GDP 838美元的2.1倍。

  國家間的國情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各異,故經濟泡沫增量、存量的變化對泡沫崩潰臨界質量B(泡沫增量)×v(速度)的支撐也會不盡相同。因此,發達國家(如日本)經濟泡沫崩潰的臨界質量的大小,及其與凈資產存量和總收入水平(GDP)的比率,對觀測和評價中國的經濟泡沫只能是一個參考。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經濟快速增長期間,雖然資產規模的增大會使資產泡沫的規模顯得相對變小,但不會使經濟泡沫免于崩潰。

  中國經濟泡沫主要有以下特征:

  1.就資產泡沫崩潰的臨界質量而言,資產泡沫率的水平還較低;

  2.泡沫的增長速度低于凈投資和資產增長速度,資產泡沫各年增量一般還在同期凈投資規模以下;

  3.資產泡沫還沒有出現過較大規模的減量(萎縮);

  4.政府財政赤字消費對資產泡沫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5.貨幣流通增量過大會使資產泡沫等量增大。

  經濟(資產)泡沫的危害:

  1.資產泡沫的迅速增大會加重民眾對資產價格繼續上漲的擔心、憂慮,漲價預期會推起和加速下一輪資產價格的異常上漲;

  2.資產價格迅速升溫會使經濟泡沫的增速加快,從而使經濟泡沫在常量不變的表象之下,增值速度所決定的“質量”所積蓄的能量迅速增大,對泡沫崩潰推波助瀾;

  3.資產價格上漲會助長投機心理,加速資本向投機市場的騰挪,使實體經濟投資進一步受累;

  4.資產泡沫一旦崩潰會極大地打擊中國國內的投資信心,使投資者的心理陰影和投資環境的惡化卷入惡性循環;

  5.經濟泡沫的崩潰如果引起整個社會的恐慌,一旦誘發“恐慌性需求萎縮”就會引爆經濟危機。

  當然,只要房地產價格還只是隨國民收入(GDP)同步增長,就應當屬于正常范疇。

  2013年5月2日公布的一項針對開發商和房地產公司的調查顯示,4月,中國房屋均價同比上漲約5%,3月為3.8%。這樣的上漲如果不超過同期CPI的漲幅,對于經濟上升期的國家而言,應當是正常的。關鍵在于,如果2012年的資產價格上漲率處于超高水平(資產泡沫增量很大),就要另當別論了。

  經濟(資產)泡沫在沒有崩潰之前也是泡沫。經濟泡沫不可能被經濟增長“消化”,泡沫存量會持續在經濟機體中始終存在下去,就像減肥前人體內多余的脂肪。

  當然,經濟增長會使國家整體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只要當前的資產泡沫存量整體規模不再繼續增大,就會顯得相對變小,其危險性也會隨之下降。就像一個人的身高體重增加之后,原來等量的多余脂肪就會顯得相對少了,其危害程度也會減小。經濟泡沫只有在下一輪資產泡沫萎縮(價格下跌)中才能得到釋放。

  因此,中國的經濟泡沫是否會達到或走向崩潰的邊緣,要看今后經濟泡沫增長的規模和速度,是否會如日本在1989年以前兩三年中那樣暴漲。至少在2013年的現階段,中國的經濟泡沫還遠沒有達到那種“接近崩潰”“非常危險”的程度。

  防止經濟泡沫繼續膨脹到崩潰的邊緣,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面臨的重大現實課題。

  發表于【財經】雜志第359期,2013年6月10日出版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曾任日本法政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天津社科院經濟研究室副主任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