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團發布2012年經營業績:全年實現銷售收入810億元,同比增長13.2%;利潤52億元,同比增長21.8%。 中怡康數據顯示:2012年海信液晶電視銷量占有率16.35%,連續第九年占據全國銷量第一位置;海信、容聲兩大品牌冰箱累積零售量占有率17.1%, 排國內第二。根據交通技術網統計的數字,海信智能交通簽單額高居國內榜首;海信光通信產業接入網光模塊國內占有率突破50%,國際占有率近30%,穩居全球第一。 另外,海信全年國際市場收入同比增長20%,自主品牌占比超過40%,其中美國、歐洲、澳洲等高端市場貢獻最大。 海信2012年圍繞“智能化戰略”進行一系列產業布局:先后斥巨資投資建設江門產業園、擴建平度產業園、開工新研發基地、新建南非產業園以及深圳南方管理總部。為支撐國際化目標,海信還大規模進行海外融智,搶奪智能領域國際人才。 海外引進人才隊伍 據悉,2012年,海信在內部人才培養上,共遴選集團級中級管理人才100多名,高級管理人才70多名。到目前為止,集團專員層及以上員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達到50.93%,研發中碩士及以上占比達到31.22%。 在 人才引進方面,海信建立了“海外融智”常規化機制。先后通過海外招聘、團隊平移、收購公司等形式大規模儲備人才、改善人才結構;兩年來,先后在美國硅谷、 加拿大多倫多、日本、韓國、臺灣等地舉辦專場招聘會,引進核心人才51人,他們成為海信在激光電視、芯片設計、人工智能、系統設計等領域的技術帶頭人。去 年年底,海信又面向這些高端人才實施股權激勵,留人留心。 資本運作 優化產業結構 企業的“話語權”,某種程度上源于“產業鏈”優勢。去年,海信圍繞“多媒體”主業進行了產業優化升級。收購著名的華亞微電子公司電視芯片團隊和資產,并與美國偉創力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Jamdeo,共同推出全球第一個智能電視軟件平臺“海安”系統。 海 信的光通信產業被稱為“繼電視之后又一個躋身世界前五的產業。”2011年,該公司完成了對日本TDK數據模塊業務的收購和整合,今年又并購美國激光器芯 片公司Archcom,產業鏈成功延伸到上游光電芯片領域。與此同時,也形成了更加開放包容的研發文化和國際化人才團隊。 全球戰略布局 除了強化技術和人才積累。2012年,海信還圍繞研發、管理、生產進行了多項戰略布局。 研發方面,地處青島嶗山區,占地420畝的海信新研發基地已破土動工,建成后可容納近萬人,以此為中心形成全球七大研發布局。 在廣東江門海信規劃了占地2000畝的產業園一期工程已經投產,與空調產業園融為一體的年產450萬臺冰箱的青島平度產業園,形成布局合理、規模生產、資源共享的國內制造布局。此外,海信南非新基地已部分投產,北非等基地也在規劃中。 2012年,海信選址深圳建設南方總部,建成后,將統籌長江以南所有業務,均衡國內布局。 海外銷售快速增長 自有品牌占比進一步提升 海信的大頭在海外。在行業出口形勢不良的情況下,通過自主品牌和高端產品拉動,海信出口實現逆勢上揚。2012年,海信出口收入同比增長了20%,自主品牌占比超過40%。此外,海信的主導產品增幅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在 美國,海信電視實現品牌銷售同比增長144%,在第三季度LED暢銷機型報告中沖入前三;在南非,海信電視和冰箱市場占有率雙雙進入前四,大尺寸高端電視 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第一;在澳洲,海信電視的市場占有率已穩居前五。 可以預言,2013年,彩電格局將發生驚人變化。一是電視向IPAD延伸,給行業帶來全新挑戰;二是顯示技術更加重要,企業要耐下心來積累;三是應用正在 崛起,電視產業將從拼硬件過渡到硬軟雙拼時代。 盡管2013年的世界經濟形勢依然不明朗,但機會向來垂青于有準備的人。海信會把“效率”作為關鍵詞,通過管理效率、人均效率、研發制造效率的改善提升,帶動企業整體經營質量的提升。新的一年,新的格局,期待中國企業能有新突破和新發展。 產品技術領跑 2012 年,海信做到了五個第一:第一個推出智能電視自主操作系統“海安”;第一個發布可與OLED電視比肩的超高清畫質U-LED電視;第一個推出全球最大的 110寸UHD電視;第一個上市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冰箱產品;第一個推出行業超薄的11.3cm空調。在智能機頂盒、電力貓等“小”產品上,海信也進行了大創新。 其中,U-LED通過多項顛覆性創新,令LED電視達到更高對比度、更高色域、更高清和更快響應速度,被稱為目前世界上最清晰的電視。 在智能空調、4G技術、激光電視、更簡潔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等方面,今年,海信還將有系列新品問世。 |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