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夏普中國公關室相關人士確認了裁員的信息,“主要是因為我們與鴻海在手機方面達成了一些合作,所以有
70多人涉及到調整。如果不接受這個協議的人員也會采取調動崗位和其他方式,但是手機業務并非全部剝離,我們今年還會推出新款智能手機產品。” 據悉,2005年,夏普手機曾退出過內地市場,后來伴隨Android平臺及相關智能手機的興起,于2009年借助移動互聯之勢,其宣布高調回歸。然 而,4年來,夏普手機并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錯失智能機時代的發展良機,反而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用裁員的手段來應對調整。 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表示,夏普犯的錯誤是日資企業的通病,即沒有正確審視科技的步伐和方向,從而失去了市場。 銷售人員被裁撤 據悉,黃先生于2009年加入夏普公司,在今年1月18日與公司解除了勞動合同。據他透露,此次裁員人數達80多人,均為銷售人員,其中70多人已經簽訂了協議。最高峰的時候,夏普中國手機業務的銷售人員約有200多人。 作為一名老員工,黃先生見證了夏普手機的興衰。他告訴記者,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夏普手機因為旋轉屏這一獨特的設計廣受用戶青睞。2009年,在他主管的上海區域內,迪信通手機賣場當時包銷夏普9010和9202C兩款手機,每月銷量能達到三、四千臺。但好景不長,由蘋果智 能手機掀起的產業浪潮很快將夏普淹沒。2012年10月以后,夏普手機在上海蘇寧賣場的月銷售額僅有四五十臺左右。在他看來,今天的沒落與夏普在產品研發 方面過于保守,且沒有意識到智能手機時代的變化,不愿投入太多研發成本有極大的關系,“銷售額除掉成本后,根本不可能承擔銷售人員的成本,裁員是必然的選 擇。” 截至發稿時,夏普中國官方并未證實上述銷售數據,也未透露真實銷售額。 與富士康合作遇阻? 夏普中國公關室相關人士表示,富士康在以8.09億美元投資獲夏普10%股份后,夏普和鴻海又在中國與夏普手機業務進行了新的合作,“手機的研發和生產由他們來負責,我們提供品牌和銷售支持。” 由于這一合作基礎存在,該人士一再表示夏普不會退出中國手機市場,目前相關人員的解聘也只是為此次合作進行的相應調整。 但是這一說法仍然掩飾不了夏普手機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的窘境。業內分析,此次年末突然裁撤銷售人員,可能和與富士康合作遇阻不無關系。 去年6月,夏普社長奧田隆司在夏普經營策略說明會上,宣布將與鴻海合作推出數款智能手機,并在中國推廣。智能手機合作案被視為鴻海夏普實質性合作的第一步,因此格外受外界矚目。 不過,鴻海手機的推廣并不順利。由于鴻海與夏普在大陸合推智能機處于發展初期,產量、鋪貨量仍較少,相關業務已經暫停。盡管智能手機布局暫時受阻,但鴻海與夏普并未放棄。 轉型Android智能機 日前,夏普、松下、NEC等都開始轉型做Android智能手機,并蓄謀進入中國市場發展自己的智能手機。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夏普手機曾退出過內地市場。后來伴隨Android平臺及相關智能手機的興起,2009年,借助移動互聯之勢,夏普手機宣布高調回歸。但近日記者走訪上海一些主流手機賣場發現,已經很難看到夏普手機的身影。 業內認為,夏普在回歸時并未將日本銷售的高端機型引進到中國,而是收縮戰略,一直生產基于MTK平臺的貼牌手機,且價格高達4000元左右。盡管手握高精尖的硬件制造工藝和生產能力,但是在產品定位和發展策略上卻迷失了方向。 市場調研機構賽諾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智能機的競爭日趨集中化。目前在中國市場上,三星、聯想、酷派、中興、華為等前5名市場占有率超過60%,同時,國產品牌進一步崛起,國產品牌整體份額占比超70%。 |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