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實驗室-2025/8/15】霍華德大學量子生物學實驗室的最新研究顛覆了傳統認知,證實人類大腦中富含色氨酸的蛋白質結構能夠進行天然的量子計算。這一發現表明,生物系統在溫暖嘈雜的環境中不僅能維持量子效應,還可能利用這些效應進行超越傳統生物方法的信息處理。 溫熱環境中的量子奇跡 傳統量子理論認為,量子行為只能在極冷且安靜的環境中存在。現有的量子計算機必須保持比外太空更低的溫度才能避免干擾,室溫下的熱量和噪聲通常會破壞量子效應所需的脆弱條件。這使得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量子效應無法在人體溫暖嘈雜的環境中存在。 然而,由菲利普·庫里安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令人震驚的證據:量子行為不僅能在生物系統中存在,還可能是生命本身的基本要素。研究顯示,密集的色氨酸分子網絡——包裝在微管、中心粒和神經元束等結構中——能夠像量子光學設備一樣運作。 這些網絡不僅攜帶光能,還以類似高科技量子系統的方式管理光能,只是這一切發生在活體物質內部。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揭示超輻射現象可以在溫暖的生物組織中出現,而不僅僅局限于冷原子系統。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馬杰德·切爾吉教授領導了實驗團隊,他解釋道:"我們運用標準蛋白質光譜學方法,在理論合作者預測的指導下,確認了微米級生物系統中超輻射的驚人特征。" 生物量子網絡的獨特機制 色氨酸作為一種特殊的氨基酸,具有獨特的吲哚環結構,使其特別擅長吸收紫外光。它還具有強烈的斯托克斯位移熒光特性,意味著它發出的光在顏色上與吸收的光明顯分離。這些特性使其成為實驗室研究蛋白質行為的理想工具。 更重要的是,色氨酸在生物系統的關鍵位置天然存在,特別是在細胞膜的水脂界面處。它存在于跨膜蛋白、光感受器、血紅蛋白中,尤其是在細胞內復雜的細胞骨架結構中,包括幫助細胞分裂、改變形狀和移動的微管和中心粒。 庫里安的團隊研究了這些包含超過10萬個色氨酸分子的中尺度網絡,發現它們經常表現出集體光學響應。結構越有序,量子效應越強。即使引入無序因素,這些效應在正常生物溫度下仍能存在。 當細胞進行有氧呼吸時,會產生自由基或活性氧物質,這些不穩定粒子能發射高能紫外光子,損害DNA和其他重要分子。色氨酸網絡充當天然屏障,吸收有害光線并以較低能量重新發射,減少損害。由于超輻射效應,它們執行這種保護功能的速度和效率遠超單個分子。 信息處理的革命性突破 這種速度在大腦中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傳統神經科學模型認為,信息通過化學信號在神經元之間傳遞,需要毫秒級時間完成。但庫里安的研究發現,超輻射信號傳輸發生在皮秒級——比傳統方式快約十億倍。 在此前發表于《物理化學雜志》的研究中,庫里安團隊發現這些信號可能允許細胞以傳統模型無法解釋的速度和規模共享信息。它們可能像光纖電纜一樣,通過組織傳輸基于光的數據,實現新層次的生物計算。 庫里安進行了一項大膽的計算:基于量子力學定律、光速和宇宙物質密度,他估算了地球生命自誕生以來可能處理的信息量。結果顯示,由色氨酸網絡等量子增強結構驅動的生命信息處理能力,可能與可觀測宇宙中所有已知物質的信息處理能力相匹敵。 (圖片來源:Pixabay的Gerd Altmann) 細胞中富含色氨酸的結構可能不僅僅是保護你,它們可能是以量子速度計算的。 這一發現呼應了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在1944年著作《生命是什么?》中提出的問題:是否有比化學更深層的東西在支配生物系統。庫里安的工作現在提供了可能的答案。 麻省理工學院量子計算先驅塞思·勞埃德教授對這項研究給予高度評價:"提醒我們生物系統執行的計算比人工系統強大得多,這很有意義。" 雖然大多數研究關注神經元,但庫里安提醒我們,地球上大部分生命是無神經的。細菌、植物、真菌和單細胞生物構成了地球生物量的主體,這些生物系統可能像大腦一樣高效地利用色氨酸網絡和量子效應。 |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