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實驗室-2023/5/15】中國電信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強化創新在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略。中國移動錨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發展定位,強化科技創新引領,融入國家創新大局,提升科技創新效能。中國聯通堅持“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國家隊、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主力軍、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排頭兵”的企業定位,堅持創新驅動,著力提高科技創新力。一直以運營服務見長的電信運營商,是否能夠成功邁向科技型公司新賽道? 數字化大潮帶來創新挑戰 如果在消費者中做一個調查:今天的三大電信運營商與一年前有什么不同?相信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并沒有什么感覺,在希望得到更好服務的永恒主題下,對電信運營商依然會以吐槽為主。長久以來,電信運營商在消費者心中的關鍵詞是:資費、網速、帶寬、維修。 同樣的調查放在股民中間,會有截然不同的反饋:這一年,電信運營商是一波“大行情”。三大電信運營商齊聚A股,吸走了巨大的資金,中國移動股價近乎翻倍,每股破百元,市值一度超過茅臺成為新“股王”;中國電信增幅60%以上;多年低迷的中國聯通也走出低谷,大幅上漲。但在股票發行之初,其實股民是唱衰基礎電信運營商的,前有中簽者棄購,后有數月圍繞發行價徘徊,而如今踏空的人追悔不已。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也是如此。曾經的語音、現在的流量等電信業務已經從高峰走向平穩,而且語音業務已經出現近10%的收入下滑,但在運營商的總體營收中,這些傳統電信業務依然占據總收入的60%以上。與數字化轉型緊密相關的新業務增長迅猛,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業務共完成業務收入3072億元,比上年增長32.4%,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6.1%提升至19.4%,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1個百分點。其中,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業務比上年分別增長11.5%、118.2%、58%和24.7%。 電信運營商心中也十分清楚,不能再按照傳統的電信運營商方式來面對數字經濟下的市場,面對數字化轉型中的用戶,必須聯合更多的合作企業強化業務創新能力,必須解決服務數字經濟帶來的技術挑戰。在能力演進路線上,向算力網絡、云網融合演進,是當前國內電信運營商的共同選擇,從全球看,也是中國電信運營商首推的路線。 在4月底召開的2023移動云大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布局建設云基礎設施、提供算力服務,是中國移動數智化轉型的戰略重點。2022年中國移動來自數字化轉型收入達2076億元、同比增幅超30%,成為驅動收入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移動構建的算力網絡,在將其帶向更廣闊市場,同時也需要快速做能力短板的補強。 在剛剛結束的數字中心建設峰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說,中國電信在主動布局云計算領域,加大了高端人才引進與資源投入,持續突破計算、存儲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 轉型科技公司目前仍是愿景 在國內電信運營商中,第一個明確提出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的,是中國電信。中國電信做了前瞻研究、云網融合、網信安全和數字化平臺“四位一體”的科技布局,并且重組了中國電信新一屆科技委,天翼云4.0算力分發網絡平臺“息壤”也入選“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 中國聯通也在近兩年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其信令大數據平臺、5G全連接平臺、UPF自研等63項階段成果已實現應用。 中國移動累計牽頭5G國際標準197個,申請5G專利超4100件,獲批了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建立聯合研究機構。 從電信運營商自身來看,近兩年的研發投入也在不斷增加。2022年,中國電信研發費用為106億元,同比增長52.3%;中國聯通2022年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3%,為68.36億元;中國移動研發投入達217億元,同比增長17.0%。但與其收入相比,中國電信2022年總收入4750億元,研發投入僅占2.2%;中國聯通同期收入3549億元,研發投入不到2%;中國移動同期收入9373億元,研發投入2.3%。這距科技型公司動輒10%以上的研收比,確有差距。 業內分析人士對電信運營商向科技型公司轉型持有懷疑。獨立分析師付亮認為,電信運營商的主業還是基礎服務(包括客服和網絡維護等),大量的人力物力都在此處,運營商的研究機構更多是為長期穩定服務保駕護航?梢怨膭铍娦胚\營商的部分分支,如咪咕元宇宙、翼支付、聯通智網科技等,成為科技獨角獸,電信運營商也可以投資與業務關聯的科技公司。但一定不要忘了本,大舉投資前沿科技的風險非常高,電信運營商自己做不了,電信運營商也很難在內部為創新提供很好的環境。 從固定網絡到移動網絡,多年的網絡建設、運營、維護,電信運營商沉淀成典型的重資產企業。這是一把雙刃劍,既造就了運營商獨有的資源稟賦,又令其在“轉身”時行動緩慢。 目前研發投入最高的中國移動,一方面與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各大高校合作建立聯合開發實驗室,研究5G、6G、光通信等技術;另一方面從芯片、硬件、基礎軟件、應用開發等多方面引入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算力網絡的生態。 不過,從電信運營商的企業要素結構來看,走向科技型企業,需要在研發投入、科技人員招募與激勵、組織架構偏平化等多個方面改進。但對電信運營商來說,走向科技型企業,發揮自身運營平臺、網絡平臺、合作平臺的優勢,對接技術創新與市場應用,也是一條重要路徑。 |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